免费服务热线:
15038279829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

新闻中心

从“新”出发 驭“新”而行——新质生产力的中原农谷实践观察

人气:261 发表时间:2024-04-08 11:48

惊蛰过后,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中原农谷核心区,沃野千里,生机盎然。

新乡市,北依太行,南临黄河,地处南北分界过渡带,是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***佳试验场所。鉴于独特的区位和气候,中原农谷在此“落户”。

2022年4月,河南省政府印发《“中原农谷”建设方案》,提出要打造要素共享、协调创新、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,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中落下关键一子。

由此,一座河南农科“芯”城孕育而生

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关怀领导下,在20多个省直单位的250多项配套政策支持下,在新乡市委、市政府的高标准推进中,中原农谷高位起势,一年时间完成了“四梁八柱”构建。

在新时代的发展赛道上,加速科技创新,抢占新高点,培育新优势,形成新动能……中原农谷驭“新”而行。

沐浴着三月的春光,记者行走牧野大地,领略了自主创新的科技魅力,感受了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。

聚焦前沿抢占至高点——一段基因,破解生产困局

品种好不好,关键看基因。

如果不能充分挖掘种子优良性状的基因,就很难更精准地设计、培育和生产所需要的种子。

“通过分子检测技术,能够更快速、更直接地发现种子的基因。”在中原农谷神农种业实验室,科研人员正对着一台台专业的机器,发掘、鉴定种子的优良基因。

 

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,大豆育种团队也在进行着大豆抗病育种研究,通过大豆抗病能力接种试验寻找新的抗病基因,从而培育出抗病性良好的大豆新品种。

“目前,我们已经筛出来一批新的抗原,我们正在研究它的抗病基因。现在只要能够克隆出一个新的基因,那对这个领域就是一个世界性的突破……”3月15日,大豆育种专家卢为国说。

 
(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  制图:农小蜂)

大豆是我国进口量***大的农产品,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,提高单产是大豆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。而这,正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大豆育种团队的目标。在卢为国的带领下,育种团队已成功培育出“郑1307”大豆新品种。该品种是目前全国***一个通过百亩实收亩产超过300公斤的品种,2022年在江苏创造了亩产368公斤黄淮高产纪录。

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的“芯片”。作为中原农谷核心区的核心,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聚焦国家战略,开展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和种质资源保护,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65份,建成了国内***农作物种质资源库,还建成了国内***的农作物高效基因分型、单倍体育种、基因编辑、表型精准鉴定等研发平台,为入驻科研团队和省内外28家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服务。

“截至2023年年底,中原农谷有3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,其中郑麦379、郑麦1860、豫花37、郑1307、豫芝NS610等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。新麦58、郑麦918先后以1618万元、1918万元被成功竞拍,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。”中原农谷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峰说。

数智融合形成支撑点——一块大屏,服务万亩良田

人勤春来早。然而在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***“勤快”的是不知疲倦的监测设备。

在中原农谷,每个高标准农田区域中心都安装有大屏或终端设备,实时呈现着数智大脑传输的各种监测数据。当地农技人员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研判,对种粮农民进行指导,一个屏幕或智能终端可管理万亩良田,一套农事管理系统可服务百万亩良田。

“过去灌溉不仅需要架水泵,还需要人工,两小时才能灌溉1亩地。现在在手机上一点即可,浇地时间比之前缩短了2/3,还减少了用电量、人工量,降低了种植成本。这么先进的高科技,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示范区种粮大户张胜利感慨地说。

“作为中原农谷核心区,新乡率先推进中原农谷‘一核三区’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,先行先试一批***新信息化技术,为全省、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蹚出一条‘新乡路子’。”新乡市委常委、副市长祁文华说。

中原熟,天下足。

滋润着滔滔黄河水,以中原农谷为引领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生长,支撑起“中原粮仓”多打粮、打好粮的扎实底座。

 
文字来源:河南日报
图片来源:河南日报、农小峰、豫煌种业、网络截图